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俄媒称,过去一年,近10亿人次的中国人参观了自己国家的博物馆。中国分析人士看到了游客走进博物馆与国家成为世界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当最高领导层和老百姓都具有全球思维的时候,国家自然就领先了。在中国,这种思维明显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常态。 据俄新社1月11日报道,最重要的是,中国战略家把商业、文化和政治(包括外交)巧妙地结合起来。文化让人变得更好,进而创造收入、加快经济发展,然后巩固国家作为世界领导者...
观众观展索有为摄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山水有知音——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古代广东山水画展”贺岁大展,1月12日在该院开展。明清广东山水画家杰出代表高俨所作的《秋山观瀑图轴》、黎简所作的《寒林飞瀑图轴》,以及清光绪年间画家梁于渭所作《山水册》等珍品向民众开放参观。 观众观展 索有为 摄 据了解,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广州美术馆,属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美术...
贵州省正安“官田宋墓”闵凯摄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在正安县新州镇茨梨村清理发掘两座宋代石室墓时,发现墓中数量众多的石刻,其中以蛇首人身像、鼠首人身像最为特别,为贵州首次发现。 贵州省正安“官田宋墓” 闵凯 摄 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闵凯介绍,“石刻的人物以武士、侍女为主,武士或持弓箭、或使大刀、或握长剑。其中以蛇首人身像、鼠首人身像的武士石刻最为特别...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司伟伟,12日在辽宁省考古工作汇报会上透露,辽宁洪家街墓地的4号墓(以下简称M4)墓室地面绘有壁画,这在中国辽代墓葬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发现。 据介绍,M4是辽代大丞相韩德让的墓葬。 洪家街墓地位于锦州北镇市富屯街道富屯村洪家街村民组西北,该墓地地处医巫闾山东麓,其西北有一座当地人称“黑石砬子”的小山峰,分别向东南与西南延伸出小山梁,地形呈簸箕形,该墓地即位...
袁秀莹老先生带领民众体验剪纸艺术。钟欣摄 “窗花剪猪招财富;壁上画虎镇鬼神”。1月12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华巧女”袁秀莹大师剪纸作品传承展在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32号举行。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钟欣 摄 此次活动由柘荣县文体和旅游局主办,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和柘荣县袁秀莹剪纸艺术馆协办,柘荣县文化馆和福州简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中国剪纸2009年被联合国科...
闽南古厝“美容师”郭顺忠已经73岁高龄,仍然热衷于“黑金推、沥金画”这一传统彩绘技艺。陈龙山摄 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郭厝村,始建于宋代的郭氏宗祠已进入翻修的尾声。13日,年逾七旬的民间绘画艺术家郭顺忠正带着徒弟潘家瑜卖力彩绘,“扮靓”闽南古大厝。 从小就跟着父辈学习,对于“黑金推、沥金画”这一传统彩绘技艺,郭顺忠已了然于心。他告诉记者,这项源于平遥推光漆器的制作技艺始于上古时代,应用广...
1月13日,敦煌研究院从石窟壁画、敦煌文献、馆藏文物中梳理归纳出腊八节时,古人燃灯供奉、沐浴更衣、熬煮施粥、狩猎腊祭等生活中的习俗。图为莫高窟第61窟《牧女献糜》(五代)。敦煌研究院供图 1月13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传统腊八节。敦煌研究院从石窟壁画、敦煌文献、馆藏文物中梳理归纳出腊八节时,古人燃灯供奉、沐浴更衣、熬煮施粥、狩猎腊祭等生活习俗。 腊八,最初作为释迦牟尼证悟的日子属于佛...
1月13日,2018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传承人黄小明上榜。 黄小明在颁奖典礼现场。图:黄小明木雕微信公众号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光明网主办的“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即得到广泛关注。按推选规则,12月19日公布了100人候选名单;12月底,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
2018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初十,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古城村365盏明灯点亮流传千年的“九曲黄河灯阵”。(资料图)杨艳敏摄 据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委宣传部披露,甘州区屋兰古镇“九曲黄河灯阵”近日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灯阵”。 “九曲黄河灯阵”是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一带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起源于殷商时期,是从《封神演义》中《三姑计摆黄河阵》三宵娘娘替兄赵明公报仇,摆...
青铜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往往因为文献和材料的缺乏而被忽视,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古代安纳托利亚文明研究的深入,东西方早期文明交流的图景得以逐渐显现。安纳托利亚半岛(大致相当于今土耳其共和国的领土)是欧亚大陆交通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它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的“前沿阵地”,在古代丝绸之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安纳托利亚青铜文明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本土的哈梯文明。公元前2500年左右,...
图为首届重庆铜梁中华龙灯艺术节开幕式暨亮灯仪式现场。周毅摄 首届重庆铜梁中华龙灯艺术节开幕式暨亮灯仪式13日晚举行。在未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享有“中华龙乡”美誉的重庆市铜梁区将变身“灯的海洋”,亮起150组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龙灯灯组,喜迎2019年新春佳节到来。 铜梁区地处重庆西部,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灯)之乡”。在当地,铜梁龙灯扎制已有上千年历史,技艺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繁荣于...
两份文物领域中央文件接连出台、文物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加强、“考古中国”取得实质进展、“博物馆热”渐成大势、《如果国宝会说话》成为爆款、青铜虎鎣回归祖国……文物作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实物见证,也成了中国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金色名片”。 过去一年里,文物、博物馆、考古等给人们带来过哪些惊喜?哪些文博创意产品曾一度刷屏你的朋友圈?在1月8日至9日举办的全国文物局长会上,文...
近日,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热播。在剧中,无论是闺阁小姐,还是文臣武将,但凡喝茶,茶器必为建盏。 虽然艺术创作实为虚构,但建盏可大有来头。 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因产自宋建州府建安县,故称为建盏。其胎质厚实坚硬、釉水绀黑肥厚、纹理变幻多样,是一种独特的黑釉瓷器,又称“黑釉瓷”。 “茶色白,宜黑盏。”宋代盛行斗茶之风,时人崇尚白色的汤色,因而建盏成宋代最红...
中国戏曲学院10日在京宣布,2019年,学院面向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515人,其中新增赣剧、湘剧和花鼓戏3个国家级“非遗”剧种,将使进入戏曲高等教育领域的剧种达到26个。 据介绍,目前中国戏曲学院招收的戏曲剧种有:世界级“非遗”剧种4个(京剧、昆曲、粤剧、藏戏),国家级“非遗”剧种22个(豫剧、晋剧、越剧、黄梅戏、梨园戏、闽剧、秦腔、吕剧、柳子戏、扬剧、河南曲剧、川剧、河北梆子、汉剧、阿宫腔、...
1月10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安肉夹馍进驻美国141所高校食堂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 据了解,2017年4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肉夹馍“走出去”正式启动。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及加拿大四国合作代表签约,在海外发展西安肉夹馍。2018年2月和7月,西安肉夹馍分别落地英国和美国。西安肉夹馍进驻美国高校,使当地学子能方便地品尝到蜚声中外的陕西特色美食西安肉夹馍。此举也是让陕菜走遍全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